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新闻资讯 > 岛城快讯 > 正文

抗疫一线:托起“火神山”的年轻人

    这是2月2日无人机拍摄的武汉火神山医院。新华社记者 程敏/摄


    2月2日,经过10天日夜酣战,武汉火神山医院正式交付使用。在全国近5000万“云监工”注视下,施工建设者们顶风冒雨、奋力拼搏,把一片杂草丛生的荒地,变成了一座可以容纳1000张病床的抗“疫”医院。


    高峰期时,火神山施工现场有管理人员800余人、作业工人4000余人,调配大型机械设备、车辆近千台。中建三局现场作业实行两班轮班制,不分昼夜、争分夺秒施工。


    火神山医院建设时间之紧迫,工程建设人员、材料、设备调度难度之大,前所未有。鏖战火神山,一大批年轻的“逆行者”从四面八方紧急驰援,尽锐出战,把青年突击队的鲜红旗帜插到抗“疫”一线。有人说,哪里有什么“基建狂魔”,这背后是年轻建设者们攻坚克难,用果敢与坚毅,用责任与担当,托起了“火神山”,创造了新的“中国速度”。


    疫情在肆虐,火神山在召唤!


    2020年,武汉,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席卷全城,新型冠状病毒迅速蔓延,拉响了警报。


    疫情就是命令!为遏制疫情蔓延,1月23日凌晨,武汉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第1号通告,全城进入紧急状态。与此同时,一个非同寻常的命令随之下达:迅速筹建武汉版“小汤山医院”。


    危急时刻,中建三局领命出征,牵头参照非典期间北京小汤山模式,在武汉市蔡甸区火速筹建一所可容纳1000张床位的医院。这座医院由此有了一个十万火急、拯救危难的名字——火神山医院。


    正值万家团圆之际,命令下达,数千名建设者从四面八方星夜兼程奔赴武汉。


    1月23日晚11点,34岁的郑沙作为第一批火神山医院建设者赶到选址地点。进场即启动倒计时,这是对建设者的一场大考,他们不仅要精通施工工序,还要协调众多人力物力。身为中建三局工程总承包公司项目经理,郑沙在施工实施组负责现场施工管理,为与疫情抢时间,他踩着泥泞,在百台机械和成千工人中寻找作业面,前方HDPE膜刚铺设完成,后方就组织钢筋模板架设,穿插施工,不让工作面有一刻留白。


    郑沙的微信头像是儿子骑在自己肩上的照片,他说,“等忙完这阵儿,回去给孩儿他妈把新年红包补上,给儿子睡前的故事就讲火神山之战……”


    1月23日凌晨,刘星、刘飞兄弟得知建设任务,即刻请缨参建,他们的妻子也一起乘车从老家连夜赶回武汉,奔赴医院援救,兄弟妯娌4人在工地、医院并行作战。


    1月23日下午,正在超市陪妻子购物的魏辉接到了班长召集的电话,作为国网武汉市蔡甸区供电公司检修建设工区的一名员工,他预感到事态紧急,扔下还没结账的一车年货就消失在妻子的视线里,当天赶到火神山医院施工现场。


    “我们‘钢刀’一班,个个都是能独当一面的能手,关键时候,我们从不掉链子。而我又是班组里最年轻的,我不先上谁先上?必须要为建设火神山医院出一分力!”当晚,魏辉和同事一起,两个小时内就拆除了主供线路,保障大型机械设备进场,并连夜完成了1条10千伏线路的迁改工作。


    连日来,魏辉和他的200多位同事冒着湿冷的冬雨,保持24小时待命状态,直到1月31日23时49分,工地上的电力设备电源指示灯交替闪烁,专为医院架设的24台箱式变压器伴着蜂鸣声接入到武汉电网,开始带电运行。火神山医院采取了双电源供电的设计方案,在很大程度上确保了供电稳定性。 “工地的建设到哪里,电缆就铺设到哪里。”魏辉说。


0
自定义html

下一篇:工信部:口罩产能恢复率六成 每天产超1000万只

上一篇:凝聚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磅礴力量

网友留言评论(0)
 
文明上网 礼貌发帖 0/300
最新投稿
人气排行
精选图文
自定义Html广告